核心提示:历史建筑是人类的集体记忆,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,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。近年来,我国社会各界保护历史建筑的呼声渐高
历史建筑是人类的集体记忆,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,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。近年来,我国社会各界保护历史建筑的呼声渐高,然而具体到如何保护,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争议,都还有待探索。有关部门给历史建筑挂了牌,也还只是走向保护的第一步。
一个人、一条狗、一把锁,只有来了“上面的人”,才给打开看看。这种保护的方式显然不可取。死保看似严密,实际上是“关起来等死”。众所周知,老房子越闲置越容易老化,历史建筑因为闲置而疏于维护,结果导致损毁、倒塌甚至被开发商拆除的新闻时有所闻。何况不向公众开放,连旅游景点都不是,历史建筑又如何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呢。
与此相反的是,一些地方对一些历史建筑进行了活化利用,引导社会力量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、改造,甚至“认领”,把本来已经荒废的老房子开发为酒店、餐厅、咖啡厅以及博物馆、展厅、书院、电影院、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,为历史建筑寻找新的生命。一些历史建筑因此得到修缮保育,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,既保证了历史文脉的传承,又嵌入了现代生活,得到了公众的认可。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标本。
不过,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也并非一帆风顺。空置固然不可取,但如果过度开发或者利用不当,对历史建筑也是一种伤害。近年来,有几个经过活化的历史建筑群至今存在争议,例如智珠寺变身为北京东景缘酒店。智珠寺本是建于十七世纪晚期的寺庙建筑群,修缮前破败不堪,淹没在与其格格不入的城市新建筑中。修复工程始于2008年,在4年多的时间中,专业团队选择性地保留了寺庙部分历史建筑,经过改造,最终将其转化为集餐饮、住宿于一体的高档酒店。2012年修缮改造完工,获得了当年的“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”。然而,2014年,由于涉嫌违反《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、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》,该酒店一度被勒令停业整顿。“修旧如旧”,但商业气息比较浓的智珠寺,究竟是历史建筑活化的样本,还是过度开发的违规经营?见仁见智。
也许,智珠寺这个案例给大家的启发是历史建筑不在于该不该活化,而在于如何活化,如何再利用。由此可见,历史建筑之活化,不仅需要“修旧如旧”,同时要注重使用功能。再利用的时候,须注意从内容上彰显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。活化后的历史建筑,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基本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,尽可能实现原有的功能延续,活化后的功能与原先相同,原有设计就能够基本满足当代使用,可大大减少为再利用而对历史建筑本体的改造。至于那些具有地标意义的、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,不管由谁出资改造,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。最起码,活化后它向公众开放并且适合向公众开放。
保护为主,合理利用。所谓活化历史建筑,我以为应该是在利用中保护,在保护中利用,只有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。至于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,一方面要允许各地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多元的活化模式,另一方面也应该由各地文物、住建、规划等部门联合对历史建筑(尤其是文物级的)进行功能定性,通过考评其历史价值、保存现状、结构空间等具体条件,就能否利用、如何利用给出具体意见,从而细化历史建筑活化指引,建立历史建筑活化机制。